首页
部门简介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术研究
教学园地
硕士点建设
研究中心
部门简介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术研究
教学园地
硕士点建设
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动态
教学科研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形势与政策》 课程教学讲座简报
2025年4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杜兰为我校2024级全体本科生举办《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禄老师主持讲座。 杜老师以《经略周边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为题开展专题讲座。首先,杜老师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要论述,从理论层面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其次,通过援引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制度创新实践,从历史维度系统梳理我国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民族法治体系建构以及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等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再次,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战略全局,深入分析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结合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深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在讲座过程中杜老师通过具体案例解析,向同学们系统论证运筹好周边外交在维护中国民族团结统一中的作用,深刻揭示经略周边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并就新时代如何做好周边外交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实施路径建议。 分会场线上学习情况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了更为系统的理论认知框架,更深刻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价值与实践意义。讲座最后杜老师鼓励同学们精研专业素养,勇担时代使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4月21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举办教学讲座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不断探索课程改革发展新路径。目前,该课程已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授课专题与实践活动。为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4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北京汉艺煌景泰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通州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霍旭斌先生来我校进行授课。霍旭斌先生分别为2023级英语系和外语系同学开展课堂教学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孟艳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分为教学环节与手工活动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霍旭斌先生首先从珐琅、珐琅器及其品种等基本概念入手,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掐丝珐琅器的起源和景泰蓝名称的由来,介绍了明清两代景泰蓝发展的历史与创新工艺,并指出辛亥革命后景泰蓝制品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艺人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很大提高,培养了一批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此外,霍先生结合外交学院特色,特别讲述了新时代以来景泰蓝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及政要的重要外交场合。 在课堂手工活动中,同学们经过图案设计、绘制、掐丝、点色、固沙等步骤,亲身体验掐丝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在实践中感悟传统工艺之美、感悟工匠精神,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收获满满。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4月8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陈享光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做课程教学讲座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更加做好我校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建设,2024年12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陈享光教授做题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学术讲座。讲座在展览路校区250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朝东老师担任主持,我校2024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参加。 围绕“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陈享光教授从收入分配制度的回顾与反思、收入分配理论的迷思与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主义公平的坚守和剩余分享制度、构建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陈享光教授认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探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多的成就与经验,这是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设想的现实实践。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待处理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在收入分配制度的回顾与反思部分,陈享光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突破传统的分配方式,实现收入分配制度的全方位改革,但市场机制的引入对社会收入分配带来更复杂的影响。在谈到市场经济的挑战问题时,陈享光教授在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设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微观与宏观层面深入分析了生产条件对收入分配的重要影响,同时也阐明坚守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重要性。关于构建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陈享光教授指出,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必须在保持制度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陈享光教授的讲座娓娓道来、细致入微、案例突出、引经据典,从理论、实践各层面,向同学们全面展示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深刻思考。讲座最后,同学们与陈教授热情互动,积极提问,陈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耐心解答。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江童 审核:崔朝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12月31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活动
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这一精神也为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2024年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面向全体大一新生的“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创作及评选活动,这也是该门课程的学生社会实践内容。 活动开展以来,经过前期学生创作展示、年级初评,15部优秀作品从4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参加集体评比展播。展播于11月29日晚在外交学院沙河礼堂举行,大一新生集体观看。 展播活动由学生做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朝东老师、孙禄老师、钟媛媛老师、张孟也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基础教学部蒋永影老师,研究生部科社与共运专业研究生杨惠淙、马天杰受邀担任嘉宾评委。展播的主要作品包括《答案》《星起于波澜》《不辞青山》《回归》《时光铁盒》《远方来信》《无声诗篇》《和平鸽行动》《影》《秘密会谈》《正》《外交之魂》《错位时空》《守望者》《幕后》《归雁渡边》等,并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5组、优秀奖6组。 通过观看微电影优秀作品,师生共同体验了忠诚、使命与奉献的力量,并深刻理解了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深远意义。学生们表示,将以杰出的外交人员为楷模,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实践忠诚、使命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4年12月26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形势与政策》 课程教学讲座简报
2024年11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闫立金为我校2024级全体本科生举办《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讲座。讲座由孙禄老师主持。 闫老师以《通往未来时代路径 迈向人类价值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解读》为题,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规律的宏大视角展开,结合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分别从技术层面、社会治理层面、经济层面分析数字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向同学们讲授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向同学们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闫老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闫老师鼓励同学们锤炼本领,勇挑重担,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贡献力量。通过讲座,同学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撰稿:孙禄 审核:崔朝东 2024年12月2日
学术讲座简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海外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与评析”学术讲座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为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国情基础、独特优势,领悟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高校师生的科研能力,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研究和科研教学水平提升良性互助,外交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王瑾研究员于2024年11月10日下午做题为“海外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与评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朝东老师主持。有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外语系、研究生部等单位部门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关于海外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报道,王老师首先提到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外界准确认识中国、理解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随后王老师重点结合拉美国家,介绍了海外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多视角报道情况。王老师特别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意义重大,对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影响。 作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的执行主编,王老师还介绍了该期刊的学术传承及发展,鼓励大家积极科研,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作出积极努力。 讲座过程中王老师与师生积极互动,大家踊跃提问,王老师耐心细致作出回答,特别是就党的思想创新与国际传播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王老师鼓励年轻学者注重学术积累,将读懂中国和理解世界有机结合,增强学术自信。 讲座交流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11月11日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