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22年7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能是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做好思政课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培养、培训。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充实,现任专职思政课教师共1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7名,助教1名。教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开设课程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选修等各类别,授课面向本、硕、博各层级学生。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每年应邀参与授课或开设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其中,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承担本科、硕士、博士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我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引导我校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7年,依托基础教学部原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所培养的学生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发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能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党政及企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升学状况稳定。

2012年3月,经外交学院批准,依托基础教学部原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成立了“外交学院政党外交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中心始终紧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科学定位,围绕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历史与现实,全球视野下的各类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外交与政党国际组织等方面深入研究,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与外交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积极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研究领域。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中联部、高校智库学术研讨会、论坛、内部座谈会,为党的对外工作建言献策。2024年6月,中联部成立世界政党智库合作联盟。经中心的积极努力,外交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获邀成为联盟理事单位。